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蒙牛现代牧场纯牛奶多少钱一箱250*12,以及蒙牛现代牧场纯牛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半价清库存 现代牧业扭亏不易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加码自有品牌,无奈沦落为常年半价促销,原奶供应商现代牧业在零售终端遇挫。根据现代牧业日前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亏损不少于5亿元。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产品打对折,使得现代牧业产品成为“惊爆促销”、“秒杀价”等活动的主角。在蒙牛带来了50亿元订单后,现代牧业似乎并不能舒一口气。打折意味着利润的摊薄,也并非长久之计,被蒙牛控股的现代牧业,交由蒙牛操盘常低温产品,对于盘活亏损局面并不容易。
半价成常态
夏季是乳制品企业促销的热季,众多企业均会选择在此时进行产品打折。北京商报记者在北京某超市调查发现,蒙牛新养道低乳糖牛奶250ml×12盒装的产品,原价52元,现价40元,圣牧有机奶原价每箱80元,促销价为每箱65元。但与其他企业单品打折不同的是,现代牧业产品几乎是全线打折,产品折扣最多可以达到半价,并且不只在夏季打折,现代牧业产品打折促销似乎成了常态。
在叁环附近的一家永辉超市,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现代牧业品牌鲜牛奶、酸奶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原价为19.8元的100g×8盒装的蓝莓酸奶促销价为16.2元。现代牧业纯牛奶精品装规格为250ml×12盒装的产品促销价为每箱30.6 元。据超市促销员介绍,该规格牛奶每箱原价大约为五六十元,但由于超市内一直在进行促销,不太清楚具体价格。超市促销员称,现代牧业品牌牛奶长期处在打折促销状态。
在另一家华联生活超市中,现代牧业产品也在打折,现代牧业鲜牛奶1L/瓶装的产品,原价26元,折后价为19.9元。现代牧业原味酸牛奶100g×8盒装的产品,原价为18.9元,现价12.9元。现代牧业纯牛奶(精品装)250ml×12盒装产品,原价68.8元,现价29.9元,已不足30元。现代牧业纯牛奶(百变装)250ml ×12盒装产品,原价68.8元,现价35.8元。
现代牧业方面表示,5月初,现代牧业在北京市场开始和蒙牛做市场交接,现代牧业希望通过打折的方式尽快消化库存。今后现代牧业的常低温产品规划营销全部转交给蒙牛来操作,市场会逐步恢复。“目前确实是在清库存,北京市场大部分门店的价格都是49元统一价,现代牧业的经销商正在交接给蒙牛的经销商。”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策略难长久
被蒙牛控股后的现代牧业,背靠大树似乎并不愁“生活”。根据现代牧业发布的公告显示,旗下子公司将向蒙牛提供乳制品及服务,未来叁年,乳制品供应建议年度上限分别为10.61亿元、18.99亿元及22.23亿元,合计在50亿元左右。蒙牛50亿元的订单输血,在原奶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能否让现代牧业摆脱亏损现状,备受关注。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对于上游原奶企业,为消化奶源,不得不打折促销。目前我国白奶的整体销售情况并不好,但国内原奶的产量却居高不下,企业为消化库存,才将产品进行打折销售。由于喷粉或杀牛的成本更高,打折促销不仅可以使企业消化奶源,还能够获得微利,一举两得。
我国整体消费需求萎缩是国内原奶销售情况不好的主要原因,加之国外大包粉及原奶的进口冲击到相应市场,因此行业整体不振。2014年3月后,我国上游原奶养殖业开始萎缩,出现奶价下行、收奶量下降、拒奶等现象;2016年9月,收奶量及奶价恢复正常后,价格却再次下降,不少企业“扛不住”开始退出。“可以说从2014年到现在,企业一直在陆续退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奶还处于限收状态,中小牧场奶价3.2元-3.4元/公斤,大型牧场为3.6元/公斤左右,实际价格较2015年奶价更低,下降约10%。”宋亮如是说。
关于现代牧业打折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据销售人员介绍,这只是厂家的一种促销手段,牛奶出厂时标高价格,进入超市再进行促销活动,制造打折噱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原料奶行业不振的情况下,大多数奶企只能把原奶喷成粉保存,但也不确定是否能够销售出去。与其花钱喷粉,不如做成终端产品,即便促销,利润微薄,也要比浪费原奶强。产品打折,以价换市似乎无可厚非,但打折意味着利润的摊薄,并不能长久。
扭亏不轻松
根据现代牧业方面的回复,蒙牛未来会成为现代牧业常低温产品的操盘手,有多个品牌的成功经验,现代牧业似乎找到了产品“重生”的出路,不过,终端“怪现象”如何改变依旧是考验。
对于现代牧业而言,自有品牌既是消化原奶的阵地,也是为填补原奶业务收入空缺。2015年,现代牧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16年亏损7亿多元,2017年一季度,现代牧业营收11.57亿元,亏损1.35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569万元,由盈转亏。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预计亏损超过5亿元。
2013年涉足下游产业后,自有品牌成为现代牧业亮眼的业务板块。2013年和2014年现代牧业自有品牌营收分别为3.21亿元和8.33亿元,2015年制定的目标是12亿元,超额完成至15.02亿元,2016年该项业务营收也达到了14.8亿元。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虽然销量保证了收入,但增速已出现大幅放缓。2015年,现代牧业自有品牌收入同比增速从2014年的160%跌落至80.31%,2016年却不增反降,下滑了约1%。
宋亮表示,现代牧业液态奶走的是高端白奶的路线,打折促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蒙牛、伊利等企业的高端奶产生一定威胁。可以看到,近年来同为上游乳企的无论是辉山乳业还是现代牧业以及中国圣牧,都处于较为困难的阶段。
“对于现代牧业将常低温产品交于蒙牛规划经营,即便未来蒙牛对于现代牧业产品重新规划,不再打折销售,但总体来看市场也很难打开。”宋亮表示,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以及越来越多进入到中国市场的外国产品,国内高端白奶市场能不能撑住,很难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游奶源的高成本带来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国内产品的高奶价也会处于劣势,高奶价的逻辑很快被打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现代牧业业绩扭亏不轻松。
蒙牛发布2022 ESG报告 树立行业可持续发展标杆
4月26日,蒙牛集团发布了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蒙牛在全产业链践行ESG理念,持续推进“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助力国家共同富裕及双碳目标实现。2022年,蒙牛MSCI ESG评级升至A级,并在国资委“ESG先锋50指数”覆盖的426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蒙牛不仅推动自身 GREEN 战略各项议题的落地,还将 ESG 治理、社会及环境责任理念方法传递至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了一批零碳工厂、废弃物零填埋管理工厂,开展了绿色包装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责任供应链管理、绿色营销等项目,以更具韧性的产业链,持续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蒙牛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
打好绿色牌 全产业链践行可持续发展
国际农业和贸易政策研究所(IATP)发布的《Milking the Planet》报告显示,乳制品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奶源减排”首当其冲。蒙牛针对牧场开展碳管理规划,设计减碳路径,包括调整饲料成分及结构、管理及优化牛群结构、优化粪便管理和提昇牧场能源利用效率,为牧场提供相关减碳支持。例如,蒙牛旗下中国圣牧从肠道发酵、粪便管理、能源使用叁大方面开展减碳措施,现代牧业更是在全链条减排上发力。以二者为代表的头部原奶供应商,在去年实现了碳排强度同比显着下降。此外,蒙牛携手合作牧场,通过协助设备升级、能源替代等措施,实现减碳约18万吨。
在生产端,蒙牛围绕“能源”这张关键牌,进行绿色生产布局。通过提昇产能利用率、提高生产能源利用率、回收富余能源及优化能源结构四个举措,实现全方位生产端的减碳,成效显着。例如蒙牛曲靖工厂,成为乳制品行业首家国际、国内双认证的零碳工厂,通过绿色建材、使用低碳原辅料及清洁能源利用等方式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2022年,蒙牛新增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目前共拥有27家绿色工厂。
内蒙古欧世蒙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厂区
而在生产端以外,上游的奶牛牧场和衍生的包装行业,也是排放大户。开展价值链协同减碳,协同合作伙伴推行减碳实践,降低产品碳足迹,是蒙牛交出的答卷。
在绿色包装方面,蒙牛秉承全生命周期设计生产理念,通过优化包装材料、增加回收标识、包装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资源使用,从全生命周期减少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并承诺将在2025年实现技术上100%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力争率行业之先实现低碳包装覆盖全产品线。在原材料的采购端,蒙牛践行原材料绿色采购理念,追溯原材料产地,优先采购具有可持续认证的原材料,制定并发布《森林保护政策》,持续降低毁林风险,并承诺努力实现 2030 年零森林砍伐的目标。
共享发展成果 勇挑国家队责任担当
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品牌认可,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蒙牛深耕ESG中的“社会责任”维度,通过慈善公益与产业助农,将发展成果共享到社会,在田间地头、学校村舍,播撒发展红利,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无形收益。
2022,蒙牛继续践行以学生奶为代表的公益活动,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通过开展“未来星”助学计划、“一分钱公益”等活动,蒙牛在全国20个省58个市的277所学校开展营养普惠工程牛奶公益捐赠项目,捐赠牛奶397余万包,覆盖学生17.92万人次,并在“2022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发展大会”上,承诺将在未来叁年向全国学校捐赠3000万元的学生奶。此外,在抗震救灾、敬老爱幼的公益前线,蒙牛也从不缺席。
2022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发展大会
报告显示,2022年度,蒙牛捐赠支出超过1.06亿元,志愿者服务活动达10,000余人次,投入志愿服务时间近20,000小时。凭借在公益慈善的突出贡献,蒙牛作为唯一乳企入选内蒙古慈善奖。
此外,蒙牛充分发挥乳业贯穿一、二、叁产业的长链条优势,形成包括产业振兴、营养普惠和多元助力的乳业特色乡村振兴模式。2022年,蒙牛在全国带动600万多亩、1200多万吨饲草种植、170多万头奶牛养殖,累计发放奶款近320亿,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国4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为纾解地方结构性的贫困难题,提出了“蒙牛方桉”。
凭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突出贡献,蒙牛荣获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金兰杯ESG突出贡献奖”,并入选《中国名牌》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经典桉例”。
潜心练内功,筑牢ESG价值护城河
ESG正在成为市场投资的重要考量,赛道规模可观。据彭博行业研究预估,到2025年,全球ESG资产规模将达到53万亿美元,占全球在管投资总量的叁分之一。
持续火热的ESG赛道面前,企业的长效治理能力显得愈发重要。这也是ESG的内在要求:只有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治理环境,才能在ESG赛道的长跑中凝心聚力。
2022年,在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的执行层,蒙牛升级ESG执委会秘书处,将7个相关部门的人员纳入其中,提昇协同效率;同时成立可持续发展工作推进办公室,覆盖集团24个一级部门;而针对重点ESG议题,蒙牛通过成立跨部门专项工作小组,推动议题有效改善。
事实上,衡量未来“确定性”的ESG,是如今企业转型升级的“超车道”。ESG代表着可持续发展,它的价值底色便必然是积极向好。在这方面,秉持长期主义的蒙牛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蒙牛在ESG领域的突出贡献也得到国际权威机构和市场的肯定。2022年,蒙牛MSCI ESG评级跃升至“A”位中国食品行业最高评级,并在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中位列第一。此外,蒙牛还并蝉联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获得“CDP 2022飞跃进步奖”。在ESG长跑中跻身“第一梯队”的蒙牛,商业价值也完成了进一步提昇。
蒙牛近年MSCI ESG评级
3月29日,蒙牛发布2022财年年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里,交上了一份极具韧性的成绩单,2022年蒙牛实现全年收入925.9亿元,同比增长5.1%,经营利润为54.2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许多看起来不能直接带来商业价值的ESG等话题,决定着能否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卢敏放说,“我们不仅要在商业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中寻找平衡点,更将通过科技创新和可持续消费来助力打造一个以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乳品生产、消费模式,努力成为一家更具可持续价值的企业,携手产业链生态圈一同守护人类和地球共同健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